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成功故事:从贫穷到辣椒酱帝国的励志旅程
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成功故事1
抓住机会
陶华碧 陶华碧因为家里穷,没有读过一天书。 20岁时,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她的丈夫就因病去世,留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她到外地打工,经营摆地摊。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攒下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上,用到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房子,并开了一家简陋的餐馆,名为“实惠餐馆”,专营果冻和凉粉。冷面。为了佐餐,她特意做了辣酱,专门用来拌凉粉,生意非常红火。一天早上,陶华碧起床后感觉头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没想到,顾客来吃的时候,听说没有辣酱,就转身离开了。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她立即发现了辣酱的潜力,并开始潜心研究。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辣酱风味更加独特。很多顾客吃完凉粉后,还买了一些辣酱带回家。甚至还有人不吃凉粉却来买她的辣酱。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做越差,但辣酱无论做多少,都不够卖。有一天中午,她家的辣酱卖完后,就没有顾客吃凉粉了。她关上店门,走访了10多家卖果冻的餐馆和大排档,发现他们的生意都很好。原来这些人用来做调味品的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的。第二天,她不再单独卖辣酱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陶华碧放弃了自己经营多年的餐厅。 1996年7月,她开了一家专门生产辣酱的食品加工厂,并命名为“老干妈辣酱”。虽然建厂之初的产量很低,但当地的果冻店还是消化不了。陶华碧亲自拎着辣酱,送到各食品店、各单位食堂试销。一周之内,那些测试卖家就给她打电话,要求她加倍发货;她派员工加倍交货,但很快就脱销了。 [3]
公司管理
陶华碧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工人数量扩大到200多人。此时,对于陶华碧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生产,而是管理压力。工厂扩建之后,一切都要步入正轨,各种规章制度都要出台,各种财务、人事报告都要她亲自审核。尤其是工商等政府部门经常发文要求她落实;她还经常参加政府会议,为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准备演讲稿并登台演讲。这一切,对于没有受过教育的陶华碧来说,简直就是“抓鸭子上架”。因此,陶华碧以朴素的感情为选拔候选人制定了标准:诚实、吃苦耐劳、能把工作当自己的事、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她首先用自己的大儿子作为比较的标准。陶华碧的长子李桂山是一名退役军人,在206地质队汽车队工作。虽然他只有高中学历,但在陶华碧眼里却被视为伟大的“学者”。李桂山得知母亲的想法后,就辞职来到了母亲的公司。李桂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文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李桂山读,陶华碧听。她一听有不对的地方,立即口授更正,李桂山也修改了。她多次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满意为止,然后她在素材的右上角画了一个圆圈。李桂山看着那个圆圈,哭笑不得。他在纸上写下了“陶华碧”三个大字,让她练习。在李桂山的帮助下,陶华碧最终制定了公司最原始的规章制度。不过,只有李桂山帮忙,陶华碧还是觉得人才不够。没过多久,她招来了本科学历的王海峰。本来,她聘请王海峰的目的是让他担任办公室主任,但她并没有立即任命他。相反,她先让他在公司打零工,然后又派他到全国各地打假、考察市场。用她的话说:“这是训练。”半年后,她任命他为办公室主任。王海峰后来成为“老干妈”公司的第三人。
如何管理公司越来越多的员工,陶华碧有同样的“绝招”:实行家庭式管理,自始至终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最初,当她让李桂山制定规章制度时,她就将这一招视为最基本的要素。比如,在制定员工福利时,陶华碧考虑到公司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员工吃饭困难,所以她决定公司为所有员工提供食宿。当“老干妈”公司发展到1300人时,这条规定仍然执行。她也非常亲力亲为。每当员工出差的时候,她总是像送孩子出远门一样给他们煮几个鸡蛋,然后送到厂门口。果然,这种深情的“情感投入”,让“老干妈”公司的凝聚力日益增强。在员工心目中,陶华碧像她的母亲一样和蔼可亲、可爱可敬;没有人叫她董事长,都叫她“老干妈”。公司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他们每天的吃饭、生活、工作、生活都在公司。时间长了,彼此之间难免会产生摩擦,但只要陶华碧出面,问题就迎刃而解。
取得成绩
陶华碧工作热情、自信。有一次,一位香港商人来“老干妈”公司考察。他非常崇拜陶华碧,拿出名片想和她交换。陶华碧微微一笑,说道:“抱歉,我不需要名片。”商人叹了口气:“你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没有名片的董事长。”陶华碧自信地说,“老干妈辣酱”行销全国,“老干妈”就是最好的名片。据2011年统计,“老干妈”公司累计产值达31亿元,三年上缴税金总额8亿元,平均每年纳税2.6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位。中国民营企业50强。
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成功故事第二部分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工人数量一下子扩大到200多人。此时,对于陶华碧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生产,而是管理压力。
最让她烦恼的是,工厂扩张成公司后,一切都要正规化,各种规章制度都要出台,各种财务、人事报告都要她亲自审核,尤其是工商等政府部门经常她被要求执行已发布的文件;作为一名私营企业,她经常要参加政府机关召开的各种会议,准备演讲稿上台发言……这一切,对于没有文化的陶华碧来说,简直就是“赶鸭子”。啊!
没有规则,我们如何能成功?没有文化怎么能上“讲台”呢?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件,陶华碧经营一家凡事都要尝试的公司,第一个念头就是招贤纳士。她基于朴素的感情,制定了唯一的选拔标准:诚实、吃苦耐劳、能把工作当自己的事、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但究竟应该聘用什么样的人才呢?她想了想,就拿自己的大儿子作为比较的标准。
陶华碧的长子李贵山是一名退役军人,在206地质队工作。虽然他只有高中学历,但当时在陶华碧眼中已经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了。她想拉李桂山去她的私人公司帮忙,却又不忍心毁了他的铁饭碗。没想到,李桂山得知母亲的想法和担忧后,笑着说道:“我们都什么年纪了,还有铁饭碗?!”她还是不同意,李桂山却主动辞职,加入了她的公司。
李桂山帮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文件,整理整章。李桂山读,陶华碧听。当她听到重要的事情时,她会突然站起来,指着文件说:“这很重要,用笔写下来,立即去做。”帮妈妈“读”完文件后,李桂山开始起草规章制度,然后读给妈妈听。陶华碧听得很仔细。当她听到不合适的地方时,她立即口头修正,然后李桂山修改……这样重复了很多次,直到她满意为止,她在材料的右上角画了一个圆圈。李桂山看着那个圆圈,哭笑不得。他在纸上写下了“陶华碧”三个大字,并让母亲有空的时候去练习。没想到,陶华碧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这三个字,摇了摇头,尴尬地叹了口气:“这三个字很复杂,很复杂!”
在长子李桂山的帮助下,陶华碧最终制定了公司最原始、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规章制度,宽严相济,奖惩明确。不过,只有长子帮忙,陶华碧还是觉得人才不够。于是没过多久,她又招了一个本科学历的年轻人。如何培养这种人才,如何留住这种人才?没有受过教育的陶华碧却有自己简单而独特的“绝招”。本来,她招收这个本科生的目的是让他当办公室主任,但她并没有立即任命他。而是先让他去公司做杂务。用她的话说:“这真是令人窒息!”随后,她还派他到全国各地打假、考察市场。用她的话说,这一招就是:“这磨啊!”半年后,她任命他为办公室主任……这个人就是现在的“老干妈”公司。王海峰,影片中的第三人称。公司员工越来越多,如何管理?陶华碧还有一个同样简单有效的“绝招”:实行家庭式管理,自始至终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
当她第一次要求大儿子制定规章制度时,她把这视为最基本的要素。比如:在制定员工福利时,陶华碧考虑到公司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员工吃饭困难。她决定,公司为所有员工提供吃住……作为“老干妈”,公司目前已发展到1300名员工。老兄,这个规定还没有废除。如此庞大的企业,始终为全体员工提供吃住。谁敢想,谁敢做?然而,无论花多少钱,陶华碧始终坚持。
虽然制度已经这样制定了,但她仍然亲自动手,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关心和考虑人们。公司里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厨师。他的父母早逝,家里有两个弟弟。然而,他喜欢喝酒和抽烟。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他几乎都花光了。陶华碧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担心。一天下班后,她邀请厨师到酒店喝了一杯。酒桌上,她对他说:“孩子,今天你想喝什么酒就喝什么,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但是从明天开始,你必须戒酒戒烟。因为你要拯救你的生命。”两个弟弟。”快去学习吧,别像我一样一个字也看不懂。”这句贴心的话深深打动了厨师,他立即戒了酒、戒了烟。但陶华碧还是担心,只要求他留着200块钱作为口袋。每个月都有钱,剩下的她会留给他;当他哥哥需要钱上学时,他会向她取……
陶华碧认为,仅仅关心员工个人是不够的。每当员工出差时,她总会像老母亲送孩子出远门一样,亲手给他们煮几个鸡蛋,然后把他们带到厂门口,直到看到他们上了工作车。 。回去……
作为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谁能为她这样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打理财务呢?谁能关心每一位员工的每一个细节?别说独一无二,就很难找到第三个了!虽然没有文化,但陶华碧明白这是一个道理:帮助一个人,可以感动一群人;帮助一个人,可以感动一群人;帮助一个人,可以感动一群人;帮助一个人,可以感动一群人。关心一群人,一定会感动整个群体。果然,这种深情的“情感投入”,让陶华碧与“老干妈”公司的凝聚力只增不减。在员工心目中,陶华碧像她的母亲一样和蔼可亲、可爱可敬;在公司里,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大家都叫她“老干妈”。公司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他们每天的吃饭、生活、工作、生活都在公司。时间长了,彼此之间难免会产生摩擦,但只要陶华碧出面,问题就迎刃而解。就这样,公司全体员工在“亲妈”的关怀下,团结一致,为“老干妈辣酱”的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
到2000年底,“老干妈”公司只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就迅速成长,现有员工1200人,产值近3亿元,上缴国家税金4315万元。
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成功故事第三部分
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根”企业家。她不识字,没有财务知识,不知道什么是现代企业,说话常常逻辑不清。她很少与媒体互动,即使接受媒体采访,也只授权下属接受。
陶华碧,一个靠辣椒酱创业成功的人。她把几块钱一瓶的辣椒酱打造成与茅台齐名的品牌。她每天销售130万瓶辣椒酱,年销售额高达25亿。每瓶辣椒酱她的收入约为 9.5 美分; 15年来,她只借过一笔贷款,财务状况也只有两笔简单。订单清单:进来多少,出去多少; 15年来,她从未改变过商业交易的规则:一手付款,一手交货;她不识字,面对自己名字的三个字,她不断摇头:“这三个字,太难太复杂了。”
凌晨3点,从贵阳龙洞堡机场出来,道路两旁的树木和建筑大部分都消失在黑暗中。唯一还亮着的,是一座高楼屋顶上的“老干妈”三个红色霓虹灯大字。后面是一排灯火通明的工厂。
这里每天生产约130万瓶辣椒酱,由在工厂等候的卡车运走,进入销售渠道。然后快速运往全国各大大小超市以及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娃哈哈贵州分公司渠道经理表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它最大的意义就是增加了中国人对辣椒的接受度和依赖度,改变了中国人的口味。”
贵阳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邦银告诉财经周刊记者,今年“老干妈”销售额预计25亿元,净利润超4亿元。
62岁的陶华碧及其家族拥有老干妈90%以上的股份。她是这个“辣椒酱帝国”金字塔顶端的女王。
11月22日晚,在贵阳小什字一家咖啡馆,“老干妈”总经理谢邦印、董事长办公室主任王武接受《财经周刊》记者采访。
“主席授权我们回答一些问题。”他们强调了这一点。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两位30多岁的年轻人显得非常谨慎,在回答任何与陶华碧个人相关的问题之前总是经过深思熟虑。
“这些穷学生去哪里吃饭呢?”
陶华碧将把贫困家庭学生所欠的餐费全部核销。 “我的印象是,只要她遇到钱不够的学生,她的体重就不会减轻,反而会增加。”
20岁时,陶华碧与贵州206地质队的地质测量员结婚,但没几年丈夫就因病去世了。丈夫病重时,陶华碧去南方打工。她不习惯也吃不起外面的食物,就从家里带了很多辣椒来做辣椒酱拌米饭。经过不断的搅拌,她做出了“美味”的辣椒酱,这就是“老干妈”至今仍在使用的配方。
丈夫去世后,没有收入的陶华碧开始晚上做米豆腐(贵阳最常见的廉价凉粉),白天背到龙洞堡的几所学校去卖。
由于交通不便,制作米豆腐的原料只能在5公里外的油栅街购买。每当需要采购原材料时,她都会背着竹篮,赶最早去油栅街的公交车。由于当时车少人多,提篮又占地方,司机经常不让她上车,所以她大部分时间都得步行去油栅街。买完材料后,她背着七十、八十公斤的东西。步行返回龙洞堡。由于经常接触制作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她的手在春天仍然脱皮。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贵阳贡甘园门外开设了一家专营凉粉、冷面的“实惠馆”。 “说是餐馆,其实只是她用半截砖、油毡、石棉瓦搭起来的‘路边摊’,餐馆的后墙就是功感院的墙。”韩先生 20岁,当时是这家餐厅的“常客” 多年以后,这家餐厅的记忆依然清晰。
陶华碧做的米豆腐价格便宜,货源充足,吸引了附近几所中专的学生经常光顾。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因无钱支付账单而欠下大量伙食费。经过了解,陶华碧决定将贫困学生所欠的餐费全部核销。 “我的印象是,只要她遇到钱不够的学生,她的体重就不会减轻,反而会增加。”韩先生回忆道。
平价餐厅里,陶华碧将凉粉和自己的黑豆辣酱混合在一起。很多顾客吃完凉粉后还买了一些辣酱带回去。有些人甚至不吃凉粉,而是来买她的辣酱。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做越差,但无论做多少辣酱,都卖不完。
一天中午,陶华碧的辣酱卖完后,就没有顾客吃凉粉了。她关上店门,看看其他人的生意进展如何。她走访了十几家卖果冻的餐馆和大排档,发现每家生意都红火。陶华碧发现了这些餐厅生意兴隆的共同原因——都在用她的辣酱。
1994年,贵阳修建环路,原本偏僻的龙洞堡成为贵阳南环路的主干道。经过这里的卡车司机日益增多,他们成为“经济型酒店”的主要客源。陶华碧近乎本能的商业智慧第一次发挥了作用。她开始免费向司机赠送自制的黑豆辣椒酱、辣菜等零食和调味品,广受欢迎。
卡车司机的口碑传播显然是最好的广告形式。 “龙洞堡老干妈辣椒”之名在贵阳不胫而走。很多人甚至从城里开车来这里就是为了尝尝她的辣椒酱。在功感院门外的“实惠馆”买陶华碧的辣椒酱。
对于这些慕名而来的顾客,陶华碧总是一半卖一半送人。但渐渐地,来的人太多了,她觉得自己“送不起”。 1994年11月,“效益大酒店”更名为“贵阳南明道风味食品店”。米豆腐、凉粉不再有,辣椒酱系列产品开始成为这家小店的主打产品。
尽管调整了产品结构,该店的辣椒酱产量仍然供不应求。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和贵阳市南明区工商局的干部开始游说陶华碧放弃餐馆生意,开办工厂专门生产辣椒酱,但陶华碧干脆拒绝了。
陶华碧的理由很简单:“如果店关门了,这些穷学生去哪里吃饭呢?” “每次聊到这个话题,她总是这样说,让人根本说不出话来,而且每次都泪流满面。”时任龙洞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廖正林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
要求陶华碧办工厂的呼声越来越大,以至于他手下的学生都参与到“干妈”的游说活动中。 1996年8月,陶华碧向南明区云关村委会借了两套房子。成立辣椒酱加工厂,品牌为“老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