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餐饮文化融合史:从西餐到日本料理的多元发展
进口食品落户青岛
自从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以来,西餐就进入了这座城市。到了20世纪20年代,西餐在青岛已达到一定规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岛被日本占领。短短几年间,大批日本人移民到这里,日式餐馆开始落户青岛。因此,1920年代初以后,青岛的旅馆餐饮业形成了中餐、西餐、日餐三大格局。原因是,虽然中国政府收回了青岛的政治主权,但来青岛的日本人却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企业落户青岛,带动西方国家侨民来到青岛。上世纪初进入青岛的西方饮食文化,在这一时期逐渐被中国人接受,导致青岛出现了许多西餐厅、咖啡馆、酒吧。
十月革命后,许多俄罗斯人来到中国。他们不承认苏联,沙皇俄国已经成为历史。因此,与红色苏维埃政权相比,这些无国籍的俄罗斯人被称为“白俄罗斯人”。除了东北三省、上海等大城市外,一些俄罗斯人也来到青岛居住。他们购买房屋和土地。安定下来后,他们必须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规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吃”的问题,俗话说。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毕竟“吃饱了想家”。
虽然青岛的中餐、西餐都很正宗,但作为旅居国外的外籍人士,还是会想念故乡的美食。因此,一些俄罗斯人看到了这个商机,开设了各种俄罗斯餐馆、面包店、酒庄,以及在郊区租用土地种植俄罗斯人常吃的蔬菜,如红甜菜、卷心菜、洋葱、芹菜等蔬菜。
各类面包店
就像我们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一样,俄罗斯人也有他们的传统主食——黑面包。
黑面包是用荞麦粉发酵制成的。烘烤后多呈长方形或圆形。外皮坚硬,呈深棕色,内部柔软,呈浅灰色。切一块刚出炉的黑面包,涂上黄油。咬一口。脆脆的口感带有一丝酸味。酸味刺激味蕾,导致唾液分泌。通过舌头的搅拌,黄油的奶味和面包的面团味在口中扩散开来,让人忍不住继续咀嚼。越嚼越香。感觉真的很舒服。
一般来说,青岛的欧式面包店既出售普通面包作为主食,也出售精美糕点作为零食。青岛人刚接触这种进口食品时,并不清楚其中的区别,于是就开了欧洲面包店。这类商店一般称为面包店、面包店、糕点店,规模较大的称为糕点厂、糕点厂等。
《青岛糕点食品发展史》记载,青岛第一家糕点厂是由德国人弗劳瑟(又译福劳斯)开设的。 Frausel Bakery也卖西餐,有啤酒机。梁实秋说:“他家的牛肉最好,辅以鲜啤酒。”第二个是由一位名叫约娜(Yona)的白俄罗斯妇女打开的。 1920年代,尤娜在中山路开了一家面包店,聘用巴兹斯基和达达作为生产技术员,中国工人,销售部的女佣全部是俄罗斯姑娘。 Yona Bakery 前面有一家店,后面有一个工厂。它生产和供应面包、糕点和西式糖果。店里还供应牛奶和咖啡。开业后,生意非常好。
青岛的俄罗斯人与其他外籍人士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他们中很多人主动学习了汉语,这使得与当地人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因此他们占了他们的业务运营的很大一部分。优点很多。看到糕点行业生意好、利润高,巴兹斯基不愿意给别人打工,于是他离开了约纳,在龙口路19号开了一家巴兹斯基糕点厂。这个地方位于西方人尤其是俄罗斯人居住的地区。作为一家西点工厂,位置非常好。房子是一栋欧式小楼,外观不变,但生产设备安装在室内。
据一些老青岛人回忆:建国前后,经常能看到身穿花裙、头戴花头巾、身材肥胖的俄罗斯老太太(对俄罗斯中年妇女的称呼)。我从商店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圆形的黑面包。走出去的时候,我拿了一些面包塞进嘴里,开心地嚼着,然后心满意足地走回家……
奶油改变了青岛人的口味
西式糕点和中式糕点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大多数西式糕点都添加奶油和可可。早期,中国人不习惯这种味道。但随着中西方交流逐渐深入,奶油和可可慢慢被中国人接受。 ,渐渐地就尝到了美好的滋味。奶油螺丝和奶油泡芙(现在的泡芙)深受当时年轻人的推崇。恋爱中的青年男子将以上两种糕点送给女友已成为一种时尚。一到三层奶油蛋糕也成为生日、生日的时尚礼物,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
20世纪30年代末,青岛有许多中俄两国经营的西式糕点厂。巴兹斯基糕点厂旁边,有一家华人经营的糕点厂。不仅聘请了俄罗斯技术人员,店名也洋气十足。 ——火星糕点厂,解放后更名为盛盛林糕点厂。
抗战初期,巴兹斯基将店铺送给了另一位俄罗斯人吉于科特。 Jiyu Koote 和他的妻子 Malina 共同经营这家公司。同时,他们还购买了金口一路35号的房子,准备扩建。然而,抗日战争期间,许多西方人留下了自己的青春,中国人的生活也十分艰难。西式糕点生意受到影响。无奈之下,吉玉国特将金口路房子的几间房间改成了旅馆,以维持家人的生计。 。
据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显示,当时青岛有几家俄罗斯人开设的西点店,如九吉等。他们主要生产面包、糕点、西式糖果,也卖西式冷饮。在这些店里,一批中国技术人员逐渐成长起来。 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人和其他国家的侨民离开青岛后,因为这些中国技术人员,青岛生产的西式糕点、糖果,甚至冰淇淋等西式产品得以长期存在。冷饮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这是当时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牛奶走进寻常百姓家
作为欧洲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奶及其各种制品在他们的餐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人自古以来也有食用羊奶、牛奶等乳制品的习惯。从唐代开始,乳制品成为贵族中较为普遍的食品。明朝时期,乳制品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但由于受中国传统农耕经济的深刻影响,畜牧业在中国古代较为繁荣的中原地区无法得到推广。历来在华北、西北等地区发展。不过,乳制品的好处早已为中国古代人所认识:北宋陈志在《养老书》中提到:“乳为晚年佳品,补血脉、养心、北宋《正泪本草》认为:“牛乳、羊乳实滋补,故此。” ,北方人又胖又胖 健康。”明代《本草纲目》甚至提到:“羊奶味甘,性温无毒,补心肺,补肺肾”。 ”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人不断迁徙到青岛,牛奶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消费品。巨大的需求使牛奶产业成为青岛的一大产业。再加上西方文化在青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喝牛奶,其中个人订阅者占了很大比例。 1940年,北京《中国周刊》《青岛晨报》的一篇文章写道:“……朝霞从海上升起,送奶工的自行车骑在起伏的道路上,奶瓶碰撞叮当作响。这就是音乐”每天早上都在青岛。”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鲜牛奶一直被包装在玻璃瓶中,由送奶工挨家挨户运送,最大的消费者是糕点业和餐饮业。
当时,青岛的乳制品行业主要由华人经营,仅吴家村地区就有30多家企业。但最大、最有信誉的公司是由俄罗斯人和日本人经营的。当时青岛最大的两家乳品厂是俄美乳品厂和俄罗斯乳品厂。它们都位于南海路,也就是现在的汇泉广场。当时这里是青岛赛马场,西侧有看台,周围有跑道。南方广阔的草原,属于两家乳品厂。饲养荷兰、俄罗斯、德国等品种的奶牛。
乳品厂除了每天供应鲜奶外,还加工奶油、奶酪等乳制品,销往各大城市。俄美牛奶厂的经理是俄罗斯人戈沙洛夫,他的妻子戈沙洛娃是一名会计师。他家住在江苏路10号。据记载,他们有一个女儿。这是一座欧式西式建筑。一个乳品厂的经理能拥有这样的豪宅,足见当时企业的规模和巨大的利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与美国宣战。由于俄美乳品厂有美国股份,工厂被日本当局没收,大楼改建为日中女子学校。
伏特加与青岛洋酒业
提到俄罗斯人,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伏特加”这个词。确实,伏特加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俄罗斯人以好喝酒而闻名。当然,对于一个善于饮酒的民族来说,酿酒的工艺当然也不会逊色。老青岛的酿酒业基本分为四大类:中国白酒业和黄酒业、日本清酒业、范围较大的西洋酒业。
1902年,山东巡抚周馥来青岛看望德教总督。根据当年的宴会菜单记录,各类食物包括:清牛尾汤、烤凤尾鱼、鼎湾牛肉、牛排、冷冻猪脚、澳洲翠鸟鸡、白浪布丁、巧克力冰淇淋(巧克力冰淇淋)、咖喱(咖喱)鸡蛋饭,香蕉。饮料包括:Brandy(白兰地)、Weissigert(威士忌)、香槟、外卖甜水(苏打水等甜饮料)、咸水(苏打水)。可见此时青岛人开始在宴会上喝洋酒。这一年,一位德国人开始在青岛自己酿酒,并于1912年建立了酒庄。
1903年8月,德国商人与英国商人在青岛合资创办的德国啤酒公司青岛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啤酒。
俄罗斯人来到青岛后,A.戈贝茨基首先在湖南路21号开设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A.戈贝茨基酒庄。随后俄罗斯人在正阳关路2号开设了青岛酒厂,在南海路2号开设了崂山酒厂。
1928年,白话文《新约》翻译家、实业家、音乐家王选臣在青岛创办华北酒精厂,聘请俄罗斯人科西达为首席技术员。科西达是当时著名的酿酒师。 。随后科西达离开华北酒厂,在南海路创办了东亚酒厂,专门生产洋酒。他们生产的奥德克(伏特加)酒、樱桃酒、苦艾酒和葡萄酒很受欢迎,销路很好。当时,青岛也有中国人经营的外国葡萄酒生产厂,但由于技术原因,无法与俄罗斯葡萄酒酿造厂竞争,其中一些很快就倒闭了。俄罗斯洋酒业占领了青岛洋酒市场,并将其销往其他地方。
据《青岛酿酒业简史》记载:法国、俄罗斯拥有世界上优秀的酿酒技术……A.科贝茨基、东亚酒厂采用崂山葡萄酿造葡萄酒,深受中外客户的喜爱。后来范围扩大,更名为梅口酒厂。地址是湖南路(今21号)。梅口酒庄已经是一家颇具规模的涉外酒庄,生产葡萄酒、苦艾酒、威士忌、薄荷冰镇酒、香槟等。薄荷冰镇酒绿色透明,深受女性喜爱,而樱桃酒则是在酒中添加苦杏仁酿制而成。
到了20世纪30年代,青岛西餐厅、酒吧、歌舞厅林立,洋酒销量巨大。喝洋酒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不像早期仅限于外企买办、白领等“洋差事”的人。青岛也成为北方洋酒生产的重要城市。时至今日,青岛仍保留着青岛老酒厂的大橡木桶。解放后,梅口酒厂改为青岛酒厂。 1958年,该厂生产的青岛牌白酒在第二届全国酒品评比会上被列为“十八大名酒”之一。著名酒室里的两个座位。如今,湖南路梅口酒厂旧址已成为工业建筑遗产。
青岛旧时咖啡店
有了乳制品、面包、伏特加,自然少不了俄罗斯人开的餐馆。
当时青岛有很多俄罗斯餐馆和旅馆。在浙江路和广西路交叉口,曾经有一家德国人经营的西餐厅“大仙餐厅”。后来被俄罗斯科洛斯接管,改为马克西姆餐厅。规模虽小,但十分精致。 1935年,郁达夫、王迎霞带着孩子来到青岛。他们的朋友在Coco Zhai和亚东等中餐馆招待了他们。独自用餐时,郁达夫最常去美心餐厅吃饭。
同时,汇泉路2号的可乐迪酒店和中山路的联合咖啡馆也都是俄罗斯人经营的。联合咖啡馆的旧址,后来成为青岛100的旧址。其中,青岛咖啡是老青岛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西餐厅。其总店位于中山路,分店位于南海路。在俄语中,咖啡不仅指我们所说的饮料“咖啡”,还指餐厅。比如某家咖啡是某家餐厅,也可以理解为某家酒店。女作家赵清歌的《青岛日记》和散文家柯灵的《咖啡与海》中都提到过青岛咖啡店。山东大学俄语系教授方伟爱经常带着家人来这里用餐。柯灵写道:“感谢朋友的好意,让我成为青岛咖啡酒店的尊贵客人。穿着白衣的服务员微笑着跟我打招呼,穿过走廊,来到大堂。绚丽的壁画,灯光璀璨,中间还有舞厅……这家青岛咖啡店是白俄罗斯商人开的。”
事实上,柯灵先生只说对了一半。青岛咖啡餐厅的经理是希腊人E. Stefanides,合伙人是俄罗斯人MEVaikovsky。二战期间,史蒂芬迪斯被关进集中营,酒店也被日本人没收。它被辟为“星雅讲堂”,宣扬日本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等主张。没人支持后,就改成了一家小餐馆。戏剧、主演话剧、电影明星顾兰钧等都曾在这里演出。抗战胜利后,这里的房产又回到了原来的主人的手中,但原主人却不再愿意经营了。被中国人王秀尘和卢寿山买下,重新开设了青岛咖啡店,主营西餐、咖啡和鲁菜。宋子文、何思远等中国老牌政要来清都曾在此设宴,许多著名演员、明星、作家等都曾到过这里。
据我认识的俄罗斯侨民回忆,青岛咖啡的红菜汤(中国人叫“苏普”汤,其实是俄语“汤”的音译)。基辅肉丸(当时中国人称之为鸡肉丸子——这是意译,因为这道菜是用鸡肉丸子做的)等等都是非常正宗的俄罗斯口味。
解放后,青岛咖啡店实行公私合营,1965年更名为青岛饭店。1966年,原“青岛咖啡”房屋拆除,扩建至六层; 2004年3月15日,青岛宾馆被爆破拆除。直到现在,一些来青岛怀旧的俄罗斯人还在追问“青岛咖啡”。他们中有的人当时住在青岛,现在已经70多岁了。其他人是居住在青岛的俄罗斯侨民的后裔。听完家里老人的故事,我来到青岛寻找家人的记忆。和所有老青岛人一样,这些人与“青岛咖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青岛的老东西怀有怀旧的向往。